黄仕芳强调,引进大项目时★■★,惠州会严格评估项目的环境容量◆◆■★■■,统一治污,“确保空气和江河不受污染★■◆★。”“清洁能源基地◆★”是惠州最新提出的目标,黄仕芳认为,惠州已具备发展清洁能源的条件。惠州还规划了地块■★◆,建设循环经济项目园区。
惠州经济总量排位从2007年起逐步上升■★★◆★■,去年排全省第六位◆◆◆◆★,并获得了“全国文明城市”称号。
毗邻深圳、东莞两个“大款”的惠州如何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和“惠民之州■◆”的目标?由本报与广东电视台、大洋网跨媒体强强联手打造的“新跨越”对话九市书记市长特别报道日前专访了惠州市委常委、常务副市长黄仕芳。
黄仕芳说★■★,惠州将借助■◆◆★■■“四个对接■★◆■★■”,建设“五大基地”,四个对接是交通基础设施对接、产业发展对接◆◆、环境保护对接、社会管理对接。五个基地包括世界级石油化工基地■★、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、粤港澳旅游休闲度假基地、广东省清洁能源基地和全国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点基地■★◆◆■。
■★◆■◆“大项目对惠州带来的好处很多,通过大投入,带动产业和经济大发展,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。除了龙头企业★◆,更重要的是产业集群,我们正在研究◆★■■◆★,争取把汽车制造业引进到惠州■■◆■■◆。”黄仕芳表示,在引进大项目的同时,惠州将努力提高城市的档次和品位,服务业水平要有大提升。
黄仕芳透露■★,随着深莞惠经济一体化加快步伐■■■,三地电话号码统一区号已提上日程■★,具体落实时间取决于三地同电信部门研究沟通的进展。“我们的愿望是越早越好,越快越好■◆◆■。◆★◆”
黄仕芳说,深圳、东莞饮用水也主要来自东江,保护东江水资源三市责无旁贷。到目前为止★◆■★,东江的水质仍是一类或二类,因此惠州暂时不会考虑向河源买水,重点是保护好东江水质。